2030年的建筑供暖:500万个热泵,天然气数量不变,油用量巨减

Agora Energiewende发布研究报告《2030年供热转型》,并概述了实现供热脱碳的第一步

2050年德国的房屋将如何取暖? 德国希望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0%至9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德国将不能再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那么在2030年之前必须完成什么,才能迈向2050年的目标? Agora Energiewende日前出台的研究报告“2030年供热转型”回答了这些问题。

按照该研究,到2030年,用于取暖的天然气份额将保持今天的水平。但是,因为采取了气候友好型供热系统,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全国范围的建筑热消耗量必须比今天下降四分之一。这个改变主要来自取暖油、环境供暖和供热网络带来的变化:到2030年,在气候友好且经济高效的供暖系统中几乎不再使用取暖油。另一方面,热泵必须成为供热系统的主要支柱,所提供的热量是当今的二十倍。由多种热源混合供给的供热网络,其规模必须增加一倍。

然而,从当前建筑供热的发展看来,要实现这种供热混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特别是,热泵的添加量显然太少。按照现阶段的趋势,到2030年将仅安装200万台热泵,但要实现长期目标,则需要500至600万台。  Agora Energiewende的负责人Patrick Graichen解释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也应在旧建筑中使用热泵,例如,与燃气锅炉结合使用的混合系统,在特别寒冷的天气会激活。” 在建筑保温方面,情况也类似:如今,每年有1%的现有建筑物接受改造。将来,这个数字必须是2%。至于区域供暖,应尽早扩展供热网络,并稳定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份额。

该研究还调查了添加额外热泵对电力系统的要求。研究发现,如果今天过时的夜间储藏加热器被高效的加热器取代,并且对热泵进行灵活的管理,那么每年的峰值负荷几乎不会不变。但是,要实现2030年的气候目标,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份额必须比以前计划的增长更快。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到2030年,至少60%的电力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到目前为止,这个目标是为2035年设定的。

该研究强调了热泵对于气候友好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供暖的长期重要性。到2050年,总共将需要1千万到1700万个热泵。此外,这些热泵将需要太阳能供暖和生物质能供暖系统的补充,再加上一小部分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气体燃料。考虑到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化石燃料只能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使用。

“与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德国只有长期放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才能实现其气候保护目标。”Patrick Graichen表示:“这既不是什么新的也不是复杂的发现。但是,要到达那里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正在谈论的是能源系统的逐步的完全转换。我们的研究展示了通往气候友好型社会和产业的路线图,并确定了建筑采暖领域的具体目标。显然,此过程将花费很多年,甚至数十年。但是时间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冲动行事。”

《2030年供暖转型》由Agora Energiewende委托并由Fraunhofer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所(IWES)和建筑物理学研究所(IBP)进行,得到了Fraunhofer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应用生态研究所(Öko-Institut)以及Prognos AG的协助。研究者们设计了多种情景,对一年中每个小时的热能需求进行了建模,并将其与可再生能源的每小时电力供应进行比较。报告仅考虑了能持续确保热能和电力供应的那些方案。

《2030年供暖转型》可以在下面免费下载。

全部内容

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请订阅我们的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