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欧盟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幅度空前

Agora能源转型论坛(Agora Energiewende,简称:Agora) 与气候智库Sandbag 的最新电力数据研究显示:欧盟电力行业2019年CO2 排放相比上年下降 12%,与此同时,欧盟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比重上升到35% 的历史新高。

2019年,欧盟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显著降低——减排 1.2 亿吨CO2 ,较上年下降12%,相比1990年以来各时期,该降幅达空前水平。硬煤与褐煤发电量骤减24%导致了这一结果。究其深层原因在于,2019 年CO2  排放价格升至每吨 25 欧元左右,这让碳密集型煤电比天然气、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更贵。被取消的煤电中,有一半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替代。2019 年,欧盟将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比例提高到 34.6%,比 2018 年增长 1.8 个百分点,并首次实现风光发电量高于煤电。Agora与英国智库Sandbag近期在其合著的 《2019 年欧洲电力行业年度报告》中发布了该组数据。

煤电骤减

所有运营燃煤发电厂的欧盟国家中,煤电比例均出现下降。总体降幅 24%,即 1500亿度。较 2018 年,欧洲硬煤发电量下降了 32%,褐煤发电量下降了 16%。德国、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意大利的硬煤发电量下降合计占 80%。就褐煤发电量的下降而言,其中有近三分之二仅来自德国和波兰。核电表现出 1% 的小幅下降。燃气电站作为年发电量增长中唯一的传统发电机构,增幅达 12%。

Sandbag 欧洲电力分析师 Dave Jones 评论:“欧洲在以风能和太阳能替代方面具有出众的速度,其结果是,电力行业的 CO2 排放在过去一年下降速度比任何时候都快”。

亟待加快可再生能源扩张

风光发电在上年基础上增长640亿度电,2019年发电量高达5690亿度,首次超出煤电1000亿度。风电同比增长 14%,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风力条件。太阳能发电提高了 7%。除捷克以外的所有欧盟成员国中,风光发电在其电力结构中占比均有所上升。相比之下,由于持续干旱,水力发电量下降了 6%。干旱也影响了需河水进行冷却的核电站,尤其在7月。同时,较低的河流水位也阻碍了煤炭通过水路输送到发电厂。

就风力发电而言,全欧盟范围内装机量增加了 16.8 吉瓦,相比 2018 年,扩容 5.1 吉瓦。光伏扩张幅度甚至翻了一番,从 2018 年的 8.2 吉瓦增加到去年的 16.7 吉瓦。Agora的欧洲能源政策负责人 Matthias Buck 说:“尽管取得了积极的发展,但还需进一步加快扩张的步伐。”  到 2030 年,欧盟近三分之一的能源应来自可再生能源,也就是到 2030 年每年增加 970亿度电——在2019年增量的基础上再增加330亿度电。

碳排放价格见成效

Buck 还表示,“去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的下降主要归功于 CO2 排放价格,该价格进一步使威胁气候的能源形式在市场上被取代。 CO2 排放价格至少保持在当前水平,对于继续缓解全球变暖至关重要。”欧盟通过证书交易来制定能源、经济、工业以及欧洲境内航空业的温室气体可排放量。然而,当前每年发放的证书比所需多 3 亿张。Buck指出,如果希望排放交易系统保有成效并鼓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欧盟应比既定方案更加迅速地减少每年发放的证书数量。“这应该成为提高 2030 年欧洲气候保护目标的辩论核心内容。”

降低非燃煤国家电力市场价格

在风光发电领域雄心勃勃的国家,以英国、爱尔兰、西班牙为首,经历了电力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 Buck 说:“电价曲线反应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更少受制于进口、化石原料价格以及 CO2 排放价格。”

Agora和 Sandbag 相信 2020 年前景可期。“煤电的下行趋势将持续。 21 个欧盟成员国和英国已制定逐步淘汰燃煤或在其国内电力结构中不再采用煤电的计划,另有两个国家也正在讨论逐步淘汰燃煤。”Buck 表示,2019 年社会对加快气候保护进度的需求已经形成,今年欧洲将提高 2030 年的气候保护目标。“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将继续下跌,并且在合适的框架下, CO2 排放价格将保持在可观的水平。换句话说,后化石时代即将来临,欧盟成员国必须接受这一现实。”

Sandbag 的 Dave Jones 说:“欧洲的重要任务是在全球作出榜样,如何才能迅速、彻底地实现对煤电的淘汰。对于在欧洲全面淘汰煤电而言,大量依靠褐煤发电的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仍需尽快制定淘汰计划。这些计划不仅是为了打造无煤的欧盟, 而且褐煤发电厂由于低电价现已从资产变为负债,高昂的CO2 排放价格也使得电厂运营不再具有经济性” 。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合作伙伴

Bild

和该主题相关的项目

全部内容

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请订阅我们的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