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新冠疫情对 中国能源经济的影响

2020年度回顾

  • 分析
2020年度回顾

尽管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仍在持续,中国成为了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虽然全球经济去年同比萎缩了3.3%,但中国经济却逆势上升了2.3%。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40多年来首次出现萎缩,此后迅速复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济复苏也伴随着极高的碳排放。2020年,中国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1%,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

2019年12月,欧盟承诺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争取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这一举动也引起一些国家效仿,于同年宣布了自己的净零排放目标。目前,已对外宣布碳中和目标的国家至少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61%,占全球GDP的6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将同比增长8.4%。而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并没有制定具体的GDP目标,中国国务院为2021年设定了一个温和的GDP增长目标——高于6%。鉴于21世纪有可能迎来另一个“咆哮的20年代”,中国的增长模式将如何与其2060年的碳中和承诺保持一致,值得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Agora 能源转型论坛的《新冠疫情对中国能源经济的影响》系列跟踪报告定期更新,结合国内外政治与经济大环境,解析包括工业生产、电力运行、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等关键性指标。我们希望该系列报告能帮助中国读者和国际社会更好地解读新冠疫情对中国能源行业的影响。

主要结论

  1. 1

    中国的碳中和承诺在国际气候圈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推动了中国清洁能源转型进程。

    目前,高耗能与高碳排放的投资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复苏,但中国未来如何更好地平衡高碳投资所带来的短期利益与尽快实现碳排放峰值的中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 2

    包括煤炭在内的主要化石能源需求去年都有所增长,这种“一个能源品种也不能少”的发展态势将不会长期持续。

    在2020年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普遍萎缩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逆势增长。但相应地,其在全球碳排放总量的占比也增加了两个百分点。为实现碳中和承诺,中国已经承诺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3. 3

    虽然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预计该疫情对中国能源行业和全球地缘政治的深刻影响在未来将长期存在。

    在后新冠疫情的世界,中国可能面临一个更加难言友好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领导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来稳固自身的大国地位。

书目信息

  • 作者

    作者:涂建军、杨 舟

  • 出版号

    216/03-A-2021/ZH

  • 版本号

    1.0

  • 出版日期

    05/2021

  • 页数

    46

  • 引文建议

    Agora能源转型论坛(2021):《“新冠疫情对中国能源经济的影响”系列跟踪报告第三期:2020年度回顾》

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请订阅我们的通讯。

]>